看完了Nakama666的作品,「答應」過寫篇書評——好久沒讀到值得我寫書評的作品,怎麼會不想動手呢?
這是一篇野心很大,可惜仍舊無法超越環境與時代限制的作品。
怎說?
這要從一個詞開始解釋起——完美人物。
小說中,男的俊、女的俏,而且各各家財萬貫、身懷驚世才能、值得萬千寵愛於一身﹍﹍每個人都巴不得化身為這些男男女女。這就是一般人對「完美人物」的定義。
可是我對完美人物另有一番見解。
其實小說創作就是種追求完美人物的過程。只是大家應該理解所謂的完美,並不是單方面迎合的世俗價值,而是要更多元化的去吻合各種價值觀。例如何謂好人?一個故事中,總有人要當好人,即使好人千千百百種,但是那是實踐方法與際遇差別不同,如何將這些現實中會發生、遭遇的事情,加以取捨然後套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其實也不過就是小說創作者在詮釋自己心中對於「好人」的定義罷了。
每個小說創作者都在追求自己的完美人物。愛情小說在追求著完美的情人形象,冒險小說在追求完美的英雄豪傑勇士,軍事戰爭政治小在追求完美的領袖﹍﹍
所以對完美人物的詮釋方式,可以看出來創作者的氣量、水準、深度。什麼樣的人會以為「只要屌夠大夠硬就可以征福天下美女、讓她們搶著爬上自幾的床。」什麼樣的人會以為「愛我,就是要寵我、任我使喚、不管我做了什麼事情,都可以無限制的包容我。」
這些問題都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可是絕對可以提出一個客觀的彈性標準。如果仔細看看主流的網路小說就會發現這個客觀的彈性標準被棄之如敝履,各種詭異的人物出現在小說中。
就好像我許久之前跟某網路小說出版社的作者討論過,(那次的對談比較像是我單方面的抒發自己的觀點,這要先聲明,)那位小姐寫了部網遊,裡頭充斥著一些可以整天輕鬆無事上網、逛街、談戀愛的富家公子哥兒小姐。那次的談話重點就是集中在「這些人有何資源或背景享受這樣的生活」,她承認自己是以「假設未來世界的生活方式」為出發點來設計這些人物,結論是「這些人都是從事動腦力的藝術、設計、或時尚流行事業,收入豐厚、工時短。」聽完我真的只能莞爾一笑,因為既然是假想未來世界,那就應該要以科幻的精神,去設想、去探討,可是她只是直觀的移植現代的膚淺模式,更遑論去討論或呈現任何東西了。如果要作為預言、或是諷刺作品,這是很好的手段,可惜她的作品不是。
這與nakama666的作品有何關?
「我們」生活在一個相當重視物質條件的世界,整個二十世紀就是個用物質當作衡量一切的世紀,用一個人開的車、穿的衣服來衡量一個人的身份,用一個人的飲食、閱讀、辦公室大小來衡量一個人的能力與價值。
所以「我們」無法擺脫的會被物質左右自己的觀點,影響自己的觀達,進一步扭曲自己解析事物的方法。
故事的一開頭就是在北海岸,一部跑車在駕駛的掌控下盡情馳騁、展現自己優越的性能。不論是車子本身的性能,或是駕駛時從容不迫的態度,藉著跑車與其他路面車輛之間的差異,其實故事已經預告了駕駛身懷超越其他車駕駛的能力。
這種用物質條件襯托角色特質的手法好嗎?﹍﹍當然不壞!就好像同樣是跟隨報章雜誌找餐廳,懂得自己尋找好餐廳的人,不論是品味與能力都確實比別人高出許多。可是當物質條件變成空洞的文字敘述時,不但沒有加分的功能,反而會讓人看了厭煩,就好像「就算不確定高級餐廳到底有多高級、多有名,總之花大錢才吃得起的就一定是好東西。」
對於一台跑車的敘述,如果僅僅只有型號、轉了個彎、超了幾個蠱惑仔的車以外,竟是如此的空洞﹍﹍引擎的怒吼、海風拍打車窗、車身流線優雅的造型﹍﹍要襯托駕駛人的特質,還有很多選擇,就連夜色在引擎蓋上的倒影都可以做文章。
對於物質條件的運用能力,走到這種程度,我想可以說是徹底的弱化了。大家盡情的享受物質、追求物質,可是卻完全沒有能力看穿物質的真正意義,更沒有能力掌控物質,——要挑時機大開殺戒,還要刻意顧慮自己的車子是不是會被刮花!
可是到底什麼是物質條件?
凡是無法彈性變動,在衡量其價值時的標準乃是固定的事物,都具備著物質條件。例如審美觀、或是學歷價值﹍﹍
不過物質條件與它所從屬的事物之間,並非絕對固定的關係。就好像一台跑車的價值,也許對買賣投資,或是展示擁有者的財力品味來說,它的價值非凡,可是對改裝車的狂熱者來說,它的價值可能遠不如國產房車。也因為不懂買賣投資者與改裝狂熱者之間的觀點差異,所以大家常常混淆兩者的邏輯或標準,將跑車的用途套用到改裝車上頭,或是將改裝車的處境放到跑車上,現實中的結果是:跑車開出去一趟,回來光是烤漆費用就要幾十萬,改裝車開出去就回不來,因為被警察以「違法改裝」的名義扣留銷毀。但是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在小說中,尤其是當作者與讀者根本不能完全理解這些物質條件的真正意義時。——作者通常都是先當讀者,等到讀成精後再轉為作者,而讀者們即使理解這些差異存在、但通常根本不在乎這些差異。
為何大家不在乎?
為何愛情那麼複雜?為何「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卻喜歡「那個混蛋」?為何我那麼孤單,「那傢伙」卻可以左摟右抱?——不去思考愛情的物質條件,卻去空洞的大量複製膚淺的愛情文字敘述,例如對於英俊、美麗,大多只淪落到那五十個詞彙就可以統統了結的形容詞範圍,對於理想情人的個性典範,大多只剩下「逆來順受」、「啥都有、啥都行」、「絕對的愚忠」﹍﹍
所以﹍﹍什麼叫做理想的主角?
大陸的網文寫作教學中,就很明白的指出:帶入性強、能夠解決讀者心理需求、強化對故事的認同感。
所以小人物可以輕鬆變英雄,但是在變成英雄之前,樣子卻一個比一個「鳥」。
並非小人物註定不能出頭,可是大家往往也搞不清楚到底那些能出頭的人,憑仗的是什麼,就好像大家處理「理想情人」時的態度一樣。
理解物質條件和背後真正的意義,並非是如此困難的事,可是在這個靠著滿足讀者來衝刺銷售量、點閱綠的時代,大家似乎寧可多花時間在如何營造後者,而非思考前者上。
對於反派的描寫,文字流於制式化、淺層化。
對於角色的形象描寫過於兩極化。
儘管劇情擁有很多突破性,(可是總覺得受到很多名作的影響,例如『生存遊戲』,別名『大逃殺』,)但是卻無可避免的落入了時下創作產物的窠臼中。
但是真正可惜的是﹍﹍有誰不是這樣?